2025年8月1-2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南京医疗器械管理协会协办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2025年医工转化创新之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山东、湖北、北京等地的40余位医学工程医学装备及采购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医工转化融合、学科交叉与创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
8月1日晚,协会组织与会的10余家医疗机构的专家代表,围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与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开展座谈,参加会议的专家针对医药医械企业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保障供货等方面内容做热烈讨论,认为集中带量采购规则跟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可以做逐步优化,对于医药、械企业也应该主动参与到集中采购环节中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8月2日上午,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杨建龙带领下,与参会专家首先调研了新质生产力典范与智能制造基地,对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医工转化、创新研发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发展和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后开展的研讨会分别由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工程师分会会长范医鲁、江苏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和南京医疗器械管理协会会长冷德嵘致辞。研讨会致辞环节由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鑫主持。
在会议讲座阶段,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成利作《Biodesign - 医工交叉科学技术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主题报告,介绍了如何通过Biodesign中国实践助力国产创新产品高水平发展的实践经验。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门急诊党委书记虞文魁从临床医生方面出发,结合产品开发的切实经验,作《一次性支气管镜人工智能辅助导航系统的开发体会》精彩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科研转化办公室主任刘海从医院方面出发,作《科技成果转化,医院发展的必然之路》专题报告,从医工转化方式和路径、产权归属及转化原则、知识产权服务和具体案例等内容做详细介绍。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博作《医工转化 协同创新》报告,分享了在推进医工结合、促进创新发展路线上的企业实践经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冯靖祎从行业方面出发,作《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与医工融合探讨》报告,详细的阐述了医工融合对促进国产医用器械创新发展的非消极作用。研讨会讲座阶段由江苏省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刘锦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吴晓东共同主持。
在专家面对面讨论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医学装备处负责人张婧主持,江苏省人民医院资产处处长李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褚永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采购处处长邓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学工程科副科长范开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耗材管理科科长邓宝芸、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采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沈玲丽、中国人民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医学部创伤外科主任张煊等专家共同参与。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当前形势下应如何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与发展”议题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