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系动态模仿实验室、动态模仿实验室、数控规划与加工仿实在训室……在南宁学院智能制作学院,各种虚拟仿真教育场所让学生实训不受时刻、空间、本钱的约束。
“咱们紧扣国家在智能制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范畴的人才需求,经过完善教育设施设备、优化课程设置,致力于培育能习惯未来制作业开展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南宁学院智能制作学院院长陶兴华介绍,学院积极探究“校企协同、项目驱动、数智赋能”人才培育形式,先后与广西玉柴船电、广东美的等十多家头部企业树立协作伙伴关系,约请广西通量动力、深圳信盈达等企业进校参与人才教育训练计划拟定、开发教材和施行课堂教育。
依托专业协会、志愿者修理家电、学科比赛、横向科研等活动,该学院经过“做中学、学中做”,以项目驱动学生工程实践才能提高。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常识图谱和才能图谱、建造数字化课程资源等,满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互联网+实践基地”虚拟产教交融渠道,经过电子商务渠道接受全国各地中小企业(或个人)订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结订单,足不出校取得实在的企业实践训练。
近年来,该学院学生参与学科比赛捷报频传。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2025年广西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发明新式事物的才能大赛中,该学院派出186名学生参与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等5个赛项,共获金奖14项、银奖13项、铜奖20项。2025年,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七届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决赛中,该学院派出的学生代表队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30项。